??常用鋼鐵材料的熱處理工藝可分為退火、正火、淬火、回火和化學熱處理等幾大類,這些工藝要點分述如下: 退火 再結晶退火:鋼經過某種加工之后(冷作)使晶粒破壞、晶格外扭,出現高硬度低塑性的加工硬化現象,為了消除硬化現象并提高塑性,以便繼續進行加工,常常把鋼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下的某個溫度,保溫一段時間,然后隨爐緩慢冷卻,使鋼的組織處于穩定狀態。 重結晶退火: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,使其組織發生變化(重結晶),保溫一段時間后隨爐緩慢冷卻,從而使鋼的組織重新恢復到十分穩定的原始組織狀態。 正火 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(亞共析鋼為 Ac3+(30~50)℃,過共析鋼為Acm+(30~50)℃,保溫一段時間后,在空氣中冷卻,使其組織重新結晶細化,并消除一些熱處理缺陷(如網狀滲碳體等)。 淬火 將工件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,保溫一段時間后快速冷卻至室溫,從而獲得預期的組織(如馬氏體)。亞共析鋼通常加熱至Ac3+(30~50)℃;過共析鋼通常加熱到Ac1+(30~50)℃。 回火 將淬火后的工件加熱至Ac1一下的某一定溫度,保溫一段時間后冷卻,使其組織轉變為較為穩定的符合技術要求的組織;鼗鹜ǔ7譃榈蜏兀150~250℃)、中溫(300~450℃)和高溫回火(500~650℃)(有稱調質處理)。 化學熱處理 將工件置于一定的化學介質中(如碳、氮或金屬等),加熱到一定溫度,保溫一段時間,使工件表面層滲入某種元素,從而改變其表面層的化學成分和各種性能。